文字大?。? [ 大 中 小 ] 瀏覽次數(shù):
| 信息索引號 | 014006438/2025-05606 | 生成日期 | 2025-10-17 | 公開日期 | 2025-10-20 | 
| 文件編號 | — — | 發(fā)布機構 | 無錫市農(nóng)業(yè)農(nóng)村局 | ||
| 效力狀況 | 有效 | 附件下載 | — — | ||
| 內容概述 | 幅的缺口,便于收割機順利下田。(二)確定適用機型水稻生長高度為55~110cm、穗幅差≤25cm,或收割難脫粒品種(脫粒強度大于180g),建議采用半喂入收割機。作物高度超出110cm時,可以適當增加割茬高度,對半喂入聯(lián)合收割機適當調淺脫粒喂入深度。收割易脫粒品種(脫粒強度小于100g)或采用高留茬收獲時,建議使用全喂入收割機。 | ||||
我市水稻將迎來大面積收獲,為確保稻谷顆粒歸倉,提升機械化 收獲效率與質量,減少收獲損失,現(xiàn)將相關注意事項提示如下:
一 、作業(yè)前機具檢查調試
作業(yè)季節(jié)開始前要依據(jù)產(chǎn)品使用說明書對聯(lián)合收割機進行一次全 面檢查與保養(yǎng),確保機具在整個收獲期能正常工作。檢查清理散熱器, 將散熱器上的草屑、灰塵清理干凈,防止散熱器堵塞,引起發(fā)動機過 熱,水箱溫度過高,應在每個工作班次間隙及時清理。檢查空氣濾清 器,每班次前檢查空氣濾清器濾網(wǎng)堵塞情況,做必要清理。檢查割臺、 輸送帶及傳動軸等運動及連接部分的緊固件和連接件,防止松動。檢 查各潤滑油、冷卻液是否需要補充。檢查各運轉部件及升降系統(tǒng)是否 工作正常。檢查和調整各傳動皮帶的張緊度,防止作業(yè)時皮帶過度張 緊或過松打滑。檢查攪龍箱體、糧倉連接部、振動篩周邊等密封性, 防止連接部間隙增大或密封條破損導致漏糧。檢查脫粒齒、凹板篩是 否過度磨損。
二 、確定適宜收獲期
多數(shù)稻穗變黃,粳稻95%以上籽粒轉黃,秈稻90%以上籽粒轉黃。
三 、減少機收環(huán)節(jié)損失措施
(一)作業(yè)前田塊準備
機收前10天左右斷水,遇雨及時排水。檢查去除田里木樁、石塊 等硬雜物,了解田塊的泥腳情況,對可能造成陷車或傾翻、跌落的地 方做出標識,以保證安全作業(yè)。查看田埂情況,如果田埂過高,應用人工在右角割出(割幅)×(機器長度)的空地,或在田塊兩端的田埂 開1.2倍割幅的缺口,便于收割機順利下田。
(二)確定適用機型
水稻生長高度為55~110cm、穗幅差≤25cm, 或收割難脫粒品種(脫 粒強度大于180g), 建議采用半喂入收割機。作物高度超出110cm 時, 可以適當增加割茬高度,對半喂入聯(lián)合收割機適當調淺脫粒喂入深度。 收割易脫粒品種(脫粒強度小于100g) 或采用高留茬收獲時,建議使 用全喂入收割機。作業(yè)時按照《全喂入聯(lián)合收割機技術條件》(JB/T 5117-2017)、《半喂入聯(lián)合收割機技術條件》(GB/T 20790-2024)執(zhí)行。
水稻聯(lián)合收割機作業(yè)質量標準
| 
 項 目 | 指標 | |
| 全喂入式 | 半喂入式 | |
| 總損失率 | ≤2.8% | ≤2.3% | 
| 含雜率 | ≤2.0% | ≤1.0% | 
| 破碎率 | ≤1.5% | ≤0.5% | 
(三)試收割
開始收獲或更換收獲品種時應進行試收,試收長度10~15m, 仔 細查看有無漏割、堵塞等異常情況。按照作業(yè)質量標準檢測試收效果 (檢測損失率、含雜率和破碎率等),并對相應工作部件(風機進風口 開度、振動篩篩片角度、凹板間隙、撥禾輪位置、割刀離田表高度等) 適當調整;調整后,應再次試收檢測,直至達到作業(yè)質量標準。
(四)正確開割道
從易于收割機下田的一角開始,沿著田埂割出一個割幅,割到頭 后倒退5~8m, 然后斜著割出第二個割幅,割到頭后再倒退5~8m,斜著割出第三個割幅;用同樣的方法開出橫向方向的割道。
(五)規(guī)范駕駛操作
水稻收割作業(yè)行駛一般選用向心回轉法。作業(yè)時應根據(jù)作物品種、 株高、產(chǎn)量、成熟度及秸稈含水率等因素選擇適宜的作業(yè)前進速度, 通過前進速度、割茬高度及工作幅寬來調整喂入量,使機器在正常負 荷下工作,減少夾帶損失,防止堵塞。作業(yè)時應保持發(fā)動機在額定轉 速,保持機器直線行駛作業(yè)。轉彎時應停止收割,采用倒車法轉彎或 兜圈法直角轉彎,應避免邊收割邊轉彎,以防壓倒造成漏割損失。在 負荷允許、收割機技術狀態(tài)完好的情況下,控制好作業(yè)速度,盡量滿 幅或接近滿幅工作,以提高作業(yè)效率。
 
 
(六)潮濕作物收割及濕田作業(yè)
在季節(jié)性搶收時,如遇到潮濕作物較多的情況,應經(jīng)常檢查凹板 篩、清選篩是否堵塞,注意及時清理。有露水時,要等到露水消退后 再進行作業(yè)。在進行濕田收割前,務必仔細確認作物狀態(tài)(倒伏角的 大小)和田塊狀態(tài)(泥濘程度),收割過程中如遇到收割機打滑、下沉、 傾斜等情況時,應降低作業(yè)速度,不急轉彎,不在同一位置轉彎,避 免急進、急退,盡量減輕收割機的重量(及時排除糧倉內的谷粒)。若 在較為泥濘的濕田中收割倒伏作物或潮濕作物時,容易造成割臺、凹板篩和振動篩的堵塞,因此需低速、少量依次收割,并及時清除割刀 和喂入筒入口的秸稈屑及泥土。
(七)過熟作物收割
水稻完全成熟后,谷粒由黃變白,枝梗和谷粒都變干,特別是經(jīng) 過霜凍之后,晴天大風高溫,穗莖和枝梗易折斷,這時收獲需注意: 盡量降低留茬高度, 一般在10~15cm, 但要防止切割器“入泥吃土”, 并且嚴禁半喂入收獲,以減少切穗、漏穗。
(八)倒伏作物收割
收獲倒伏水稻時,半喂入谷物聯(lián)合收割機作業(yè)效果一般優(yōu)于全喂 入谷物聯(lián)合收割機;如嚴重倒伏且倒伏方向一致,應優(yōu)先選用半喂入 機型,如倒伏不嚴重且倒伏方向交錯,可選用全喂入機型。
倒伏角小于45°時,對收獲作業(yè)影響有限, 一般不進行特殊處理; 倒伏角在45°~60°時,應盡量避免逆向收獲;倒伏角大于60°時,應盡 量采用順向收獲,半喂入機型應適當調快扶禾(鏈條)速度,全喂入 機型應加裝“扶倒器”并更換“防倒伏彈齒”,同時調整撥禾輪與割刀的 相對位置,調整彈齒角度后傾,將割臺降至適宜高度。
作業(yè)時,應降低作業(yè)速度,減少作業(yè)幅寬,保持低速擋位,發(fā)動 機采用額定轉速;應根據(jù)作物情況實時調整撥禾輪高度和轉速;應經(jīng) 常檢作業(yè)質量,觀察凹板篩和清選篩,根據(jù)收獲效果及時調整機具參 數(shù);應及時清除割刀和喂入筒入口處堆積的泥土和秸稈,防止堵塞。

來源:無錫市農(nóng)業(yè)農(nóng)村局
 
     當前位置:
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

 
            







 
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
 
     



